江苏常州东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(下称“东方控股”)成立于2015年8月,注册资本10亿元,系常州市政府为支持经开区建设发展而设立的市属区管企业,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,并授权经开区管委会管理。
作为经开区投融资和开发建设主体,公司紧扣“打造产城融合投资运营商、争创全市一流现代化国企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、全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平台”发展定位和目标,明确城建开发、资产运营、环保水务、股权投资“2+2”主营业务方向。
东方控股下属子公司常州东方新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中诚信、联合资信AA+主体信用评级和惠誉BBB-投资级国际评级,成为常州市首家获投资级国际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。成立以来,东方控股先后获常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奖、常州市四星级企业、常州经开区纳税大户金奖企业等荣誉。
常州经济开发区概况
——
2015年6月,常州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,撤销戚墅堰区和武进区,成立新的武进区。为加快东部地区发展,设立常州经开区,作为市委、市政府的派出机构,委托武进区管理,武进区将横林、遥观、横山桥三个镇和潞城、丁堰、戚墅堰三个街道委托给经开区管理。地域面积181.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约42万,其中户籍人口23万。
2019年12月,为进一步理顺市与武进区、武进区与常州经开区的工作关系,更好释放改革红利和发展活力,市委、市政府对经开区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调整,明确从2020年开始,经开区所有工作均直接对应市委、市政府,区域范围内镇、街道由经开区直接领导和管理。
2022年,常州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2.15亿元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3.17亿元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%。常州经开区在2021年度全省省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跃居第1位,比成立时提升59位,其中经济发展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1位。
作为一个年轻的开发区,常州经开区有以下几个区域特点:一是人文自然资源丰富。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的“常州第一村落”圩墩文化遗址位于境内,青城墩遗址入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;宗教文化源远流长,大林禅寺、白龙观等名胜古迹众多;拥有清明山、芳茂山等稀缺的山地资源以及大运河、宋剑湖等丰富的河湖资源,形成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、山水资源禀赋独特的地方风貌。二是工业经济基础扎实。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,常州经开区产业特色鲜明,既拥有中车戚机公司、戚研所等国字号央企,又拥有中天钢铁集团、今创集团等大型民企。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51784家(其中新增8522户);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94家;上市企业14家,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。三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。作为沪宁创新走廊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,常州经开区地处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,与南京、上海等距相望,东邻无锡市,与江阴、惠山接壤。离常州市主城区约15分钟车程,地铁2号线直达主城区、贯通常州东西。沪宁高速、常合高速、京沪高铁、沪宁城际铁路穿境而过,大运河、新沟河等河道南连太湖、北接长江,形成全方位、立体化的交通体系。